2009年4月28日星期二

大卫•李嘉图

学生来信:

老师:您好!

上周末因为看几本书未能即使写下一周读书心得,今天是星期一,趁着现在有时间赶快写点。

我当时的兴奋乃是在图书馆一下找到一直在找的几本书,而之前花了很多时间都未果,实在是意外之喜。书名是《大卫·李嘉图百年评价》,雅各布-霍兰德;《艾尔弗雷德-马歇尔传》凯恩斯;《从马克思到凯恩斯》熊彼特;《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阿尼金。

先说说李嘉图吧。老师之前在课上已经介绍过李嘉图,我之前的认识也似乎显得很浅显(当然现在也未必就多深)。我当时想,这位先生倒是很强,极短的时间爱上经济学,却在极短的时间写出了如此巨著,而且影响深远。天才!很少有人能够像李嘉图那样在那么短的努力活动期间就在思想领域给人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大卫·李嘉图百年评价》是由霍兰德先生为纪念李嘉图先生发表《金块的高价》一百年而发表的演讲组成的小册子。本书共分三部分:生平、著作、影响。 李嘉图家族的始祖是一位西班牙的太公,贵族,后与一位犹太女子结婚生子。从此全家族信奉犹太教(这也是李嘉图与其父决裂的原因)。十七世纪,西班牙国内严厉的宗教裁判达到高峰,秘密信奉犹太教的人日益危险,教廷一再颁布驱逐令,李氏家族不得不举家迁移到当时还不太安全的意大利自由城市去。世纪末,李嘉图家族又不得不搬到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阿姆斯特丹在我的印象中好像是欧洲甚至是世界的金融起源地。早期的证券交易所好像就发生在这里,即使现在阿姆斯特丹也是西欧重要的金融中心。《大国崛起》就有叙述。这也是李嘉图家族后来从事证券交易的重要原因吧)。

后来英国颁布了《航海法》,荷兰的商业优势地位开始衰落。这也使从事商业的犹太商人深受打击,不得不再次举家搬迁,从阿姆斯特丹到伦敦,并最后加入了英国国籍,从此定居下来。李嘉图的父亲似乎是“天生”的商人。不出多长时间就在英国站稳了,并且在证券经济界 如鱼得水。1772年,小李嘉图出生了。毫无疑问,李嘉图难逃父亲为他安排的命运之路。李嘉图父亲严格的要求小李(有点像穆勒父亲,不过他毕竟是个商人,不像詹姆斯-穆勒那样有自 己的一整套教育方法。)。李嘉图被父亲送到阿姆斯特丹接受教育,一来,那里是他家的发家之地;二来,老李想让小李熟悉阿姆斯特丹的经营环境以便使其自然的走上他安排的道路。

一切看起来似乎很正常,我们的主人公极有可能走向另一个领域。 但,生活常常充满不确定,也会有很多的巧合,不然历史也就不会是如今的模样!我们的李嘉图注定有历史赋予他更重要的责任。

李嘉图的一生可以分成四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1772年到1799年,包括他的童年,青年和成年的初期,大致是从开始证券交易所的生涯起到初步接触《国富论》为止;第二个时期是从1799年到1809年,在这十年中,李嘉图变成了富翁和商业领袖,同时在经济问题上养成了自学的习惯,终于初次登上历史舞台,参加了货币问题的争论。另一个十年是从1809年到1819年,这是他作为一个经济学者最有成就的时期,出版了基本有影响的著作,其中包括《政治经济学与赋税理》。最后一个时期是从1819年1823年,最后的四年,他作为一个政论家,以全力积极参加下议院的政治活动。

李嘉图后来迷上一位年轻的教友派教徒。其父非常恼怒,对于一位西班牙犹太人来说,一个儿子和异教徒结婚,就要将他的名字从家谱中除去,并且要为他背诵追悼死者的祈祷文。不 久,李嘉图离开了自己的家庭。李嘉图与其父决裂后,有好几年的境况是使人非常担忧的。他自己的资财有限,担负起新家庭的重担,离开原本富有的家庭过自力更生的生活。但是,李嘉图又是一个极聪明的家伙,有几个因素促其成功,第一,在交易所内李嘉图姓氏一直是光荣和正直的象征;第二,一般人对大卫本人的品质和人格是很了解的、尊敬的;最后,一般人都很 清楚他脱离家庭的经过,并且对这个顽强的年轻人多少表示一些同情。 毫无疑问,李嘉图开始经济学先从起最熟悉的地方——货币开始。

朋友是李嘉图成功的重要原因。詹姆斯-穆勒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或许正是在他的百般劝阻与鼓励下,我们的小李才最终走上这条道路。马尔萨斯的友谊也是重要的。(我们似乎能举出很多这样的例子,斯密、j-s-穆勒,凯恩斯等等,每位成功人士似乎都有个很成功的朋 友圈子。间接的影响是重要的。)

李嘉图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发展,很明显地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1799年开始阅读有系统的经济学著作,尤以《国富论》;第二,1813-1817年,论争与著作的出版;第三,关于其观点与著作的争论。 关于李嘉图暂时谈到这里。

《马歇尔传》是凯恩斯纪念老马的文章,后收在《传记文集》里。请问,学界称马歇尔“经济学的骑士”是什么意思?有没有特指?

上周上的内容是亚当.斯密。我怎么感觉老师关于斯密讲得比我预想的要少很多甚至很简便 。《熊彼特(斯威德伯格)确实是如老师所说:“熊彼特对亚当斯密及其《国富论》在创立经济学的这两大源头(指经济学的来源:哲学和论及实际经济问题的文学)的重要性评价不高。他也同意,斯密(还有杜尔哥)帮助经济学的这两大源头走到了一起。但熊彼特觉得,斯密本人没有原创性的思想,他所做的只是一些“表面功夫””。但我认为,斯密的地位还是很重要,不得避过。

有趣的是马克思1883年逝世,而这一年却出生了两位巨人:凯恩斯和熊彼特。不过,“由于一些不可解释的原因”,这两位巨人似乎不太和善,他们是有过见面的,但并不是“相谈甚欢”。

“方法论之争”好像很“出名”,书上有介绍,但似乎还不是太清晰,老师可否先走后门,略微告知?

书上竟然没有哪怕是丁点关于哈耶克的介绍,这是为什么?

我的回信:

AA:你好。很高兴能遇到一位像你这样刻苦好学的学生,这四本书都是比较经典的,所以就好好汲取营养吧。

你对李嘉图的介绍和评价的完整性和中肯度完全可以开一个有关他的讲座了,真是不错!如果不考虑51岁的英年早逝,他的人生是完美的。

学界称马歇尔“经济学的骑士”主要是指他将源于哲学和伦理学的经济学精神的得以回归。正如埃德蒙德•伯克(Edmund Burke)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预言:“骑士时代已一去不返了;而诡辩家、经济学家和精于计算的人如日中天,欧洲的(骑士)精神灰恢湮灭了。”与马歇尔同时代的英国作家托马斯•卡莱尔(Thomas Carlyle)把经济学称为“沉闷的科学(dismal science)”,马歇尔的出现和他的理论精神有力的将经济学得以正名。但在马之后,经济学又更多的陷入和掩埋于纯粹的“算计”和过多的模型化,所以后来出现的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又被称为经济学骑士精神的回归者。我的理解是如此,你可再查以获得更多更全面的说法。

斯密那次课总共花了三个课时,从思想聆听的需要来说,的确太少(其实每一位经济学家都是一样),但在54个学时中已算是不少了,所以请理解我面对的这些约束条件)。 对于每一位经济学家的讲解,我只能根据各种学生的整体情况作出重点选择。就像斯密,我重点介绍的是他的道德情操论以及“二论关系”,所以难以求全。虽然我提到熊彼特对于他的评价,但是我并未曾忽略和避过斯密的功绩和无人可及的地位啊(是否记得我最后引用的海尔布罗纳的那段评语作为对斯密一节的结语?)!

另外,我认为对于大学的专业教育而言,老师更多的作用是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给予学生更多的启迪以求帮助学生课后自我的学习,如同你每次来信中的进展一样。

德国历史学派的施莫勒与第一代边际学派的门格尔之间的“方法论”之争的详细情况你可自已查阅相关资料,教材的151页也有介绍,因此问题属于经典的“范式”问题,所以请谅解我的时间所限无法一一回答。

你所说的没有哈耶克的介绍是指的哪本书?是《改变历史的经济学家》这本吗?这个问题我从未考虑过。如是,我想可能与这本书的出版时间有关吧。此书第一版是1953年问世,此前虽然哈于1944出版了著名的《通往奴役之路》,但是在西方当时处于政府调控大潮之中的主流经济学并不接纳和看好他,直到1974年哈获得诺奖。

2009年4月18日星期六

春天的沙漠






清明三天小憩,约上三两好友,各自带上孩子,春日踏沙。

可能是还未到赏玩沙漠的黄金季节,所以游客比较稀少,不过这正合我们几个喜欢清静的宅女之意。再加上天公作美,一连三天都是阳光明媚,所以一路上大家心情绽放,三个孩子更是欢歌笑语,玩性大发。

徜徉于浑然天成的沙坡头,在阳光下一边享受着免费“沙疗”,一边欣赏着孩子们充满稚气的沙雕作品,快乐的声影和温暖的细沙轮番包围着我们。相比而言,坐在租来的越野车上穿越于腾格里沙漠更是充满了刺激与新奇。驻足大漠深处,就连淘气的儿子都是在情不自禁地发出“真美啊”的感叹后才和几个小朋友投身于沙漠的“摸爬滚打”。

当晚入住的位于沙坡头景区、号称准四星级的酒店更是让我们惊喜不已:水沙一色的院落风景,苏州园林式的大堂,周到体贴的服务、丰富奢侈的早餐。更令人意外的是,包括我们一行几人在内,诺大的酒店竟然只住了十来位客人,这样的稀缺性当然直接提升了入住酒店的性价比和愉悦感。一个字:值;两个字:真值!

第二天带孩子们参观完附近的水电站之后,驱车前往沙湖。得益于一当地朋友的热情接待和全程安排,我们更是能一心一意的“游沙观鸟”了。沙湖的鸟虽然无法和青海湖的鸟相譬美,但在游人稀少的春天倒也别有一番景致和味道。喜欢黑天鹅的优雅高贵和知性从容。

“衣沾不足息,但使愿无为”。回来的路上,想起十年前夏日的沙湖,才发觉变化的不仅仅是风景和季节。

附:一年级儿子日记一则

这几天学校放假,爸爸妈妈带我去宁夏旅游。

我们先来到了腾格里沙漠,它是中国第四大沙漠。一望无际的沙漠连绵起伏,真像一片黄色的海洋。最让人难忘的是,我竟然在沙漠深处发现了生命:小甲虫、蜥蜴和骆驼。

有人说:“如果没有到过沙漠,你就无法理解生命。”看来的确是这样啊!

(注:为了便于阅读,将拼音一律改为汉字)